from: 聯合新聞 更新日期:2008/05/11 16:10
記者林進修/台北報導
吃得多、動得少、又抽菸
.......
心肌梗塞的臨床症狀雖不明顯,但在運動或搬重物時,往往會顯現出來,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時,一定要特別小心,或是就醫徹底檢查一下。鍾昌王民表示,這些臨床症狀包括 胸悶、胸痛,容易喘,且運動時尤其明顯,但只要稍加休息,這些症狀就獲得改善。
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、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黃瑞仁指出,心肌梗塞有七項危險因子,
第一項是年齡,男性大於45歲,女性大於55歲或已過了停經年齡;
第二項是抽菸;
第三項是高血壓;
第四項是血脂肪不正常,其中包括總膽固醇大於200mg/dL(每百毫升血液超過200毫克)、三酸甘油脂大於200mg/dL,以及高密度膽固醇 (好的膽固醇)男性小於40mg/dL,女性小於50mg/dL;
第五項是肥胖及不運動;
第六項是糖尿病;
第七項是家族中有人罹患心臟病、心肌梗塞或中風的家族史。
黃瑞仁強調,在七項危險因子中,若有三項或三項以上,就算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,一定要積極防治才行。除了年齡及家族史無法改變外,他建議所有高危險群應從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著手,不抽菸,少吃多運動,儘可能把血壓、血糖及血脂降下來。
如果仍覺得不放心,黃瑞仁及鍾昌王民都建議到醫院接受運動心電圖、鉈201核子心臟醫學掃描。如果有必要的話,還可加上24切的電腦斷層攝影,及早從心臟血流變化中,找出心肌梗塞的可能病變。像廖風德這種突然在山上倒下的個案,黃瑞仁提醒身邊的人以「有無意識、有無呼吸」八字訣緊急評估狀況,如果叫不回應,且胸部沒起伏,就當成是心肌梗塞導致的猝死,應立即施以CPR急救。